只有下游需求真正釋放才會推動鋼價從反彈到反轉,因為補庫存的需求必然是有限的,一旦恢復正常庫存后,下游需求又沒有真正釋放,市場成交就會大幅下滑,造成鋼價的滯漲,也就是鋼價運行的平臺期。一旦下游需求能跟上釋放,鋼價就會真正進入反轉過程,繼續上漲。三季度末將是鋼價運行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政策面將會進行新的調整,前期的政策變化會提前進行評估,另一方面,近期持續爆發的鋼貿貸款壞賬是市場的一個隱憂,不可輕視。
進入7月以后,雖然氣候是到了七月流火的季節,照理來說,高溫氣候抑制建筑開工,鋼材消費會受到一定抑制,鋼價應該下行才對,然而,鋼材市場價格的反季節上漲打破了這一規律,雖然近期的鋼價上漲主要受預期改善和中間需求放大拉動,但是基本面的逐漸改善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情況下,仔細分析這次鋼材價格上漲的成因遠比空洞預測后市對把握當前鋼價走勢有用.
市場和預期共振成就鋼價反彈
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7月份為52.5%,年內第二次處在50%的榮枯線以上。尤其是反映需求端變化的新訂單指數和成本端變化的購進價格指數明顯上升,而產成品庫存指數大幅下降,顯示出市場積極因素積聚,對后市預期良好。與之相佐證的是,國內鋼價從6月至今反彈幅度超過8%,淡季逆勢上漲,說明鋼市基本面確實出現了一定改善。
今年的鋼價從過年后開始就節節下滑,從二月一直下行到六月底,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7月末鋼材社會庫存1236.94萬噸,環比減少78.42萬噸,下降5.96%,鋼材社會庫存已經連續19周下跌??値齑嬗?月下旬的2251萬噸跌至1540萬噸,跌幅為32%;螺紋鋼同期庫存由1095萬噸跌至655萬噸,跌幅為41%,庫存消費比為16.9%。
16.9%的庫存消費比與去年9月份的水平相當,處于近幾年的低位。而鋼鐵價格正是從去年9月開始大幅度反彈至今年過年前,螺紋鋼期貨的價格從每噸3200元不斷上漲至今年2月中旬的4200元,時間跨度長達5個月。
此外,中鋼協近期還公布了7月中旬鋼鐵的生產情況,日均產量為213.03萬噸,環比7月上旬上漲了2.27%。雖然7月中旬產量環比上升,但是根據中鋼協的數據分析,截至7月中旬鋼廠的庫存依舊下降。如果7月下旬粗鋼日產量上升至歷史最高的218.54萬噸,而消費不變,則鋼廠庫存與6月相比持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預測,由于環保及各種因素,產量再創新高的可能比較小。
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后,管理層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微調,在保證經濟增長底線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與鋼鐵消費密切相關的調整主要為推進城鎮化建設、促進各地軌道交通建設等。房地產政策有所放松。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保持合理投資增長,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次會議并無過去逢表態必提的,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等嚴厲措辭,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或標志著房地產行業政策趨向市場化的重大正式轉變。當過去的“每次回升必被打壓”將變成“政策趨向市場化”,則地產的天花板即被打開,后期房地產供給端的合理增長或對建筑鋼材產生一定利好支撐。
7月30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今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我國房地產用地供應量達到8.24萬公頃,創近年來同期最高,特別是保障房用地占住房用地的比例逐步上升。第二季度全國地價同比增速達到5.11%,環比增速達到1.62%。
新入市土地增多必然拉動鋼材潛在消費強度,在目前反季節上漲的局面下,后期消費必然會增量,這樣的預期在短期內拉動鋼材價格的暴漲,而市場也予以了一定的配合,鋼廠合理控制市場資源投放,造成庫存偏緊的局面,也支持行情繼續上漲.